美國痛打日本半導體,卻放過韓國的真正原因 #美國 #日本 #韓國 #半導體 #地緣政治 #科技戰 #怪獸科技公司 #產業故事 #從邊緣到核心 #天下文化 #造山者
日本崛起又沒落,關鍵在於 1980 年代中期,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對美國構成了實質威脅,導致了嚴峻的貿易衝突。於是美國和日本於 1986 年簽訂了「美日半導體協定」,限制了日本出口半導體產品的數量,並設定了價格底線。
這項協議無意中為韓國和台灣等後進競爭者拓寬了發展空間。美國透過與韓國和台灣的聯盟,成功擊敗了日本。這個聯盟使韓國得以取代日本,成為主導 DRAM 的製造商。
同時,台灣的晶圓代工業因此興起,並在邏輯晶片領域勝過日本,美國則利用這個聯盟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新能力,重新獲得了晶片市場的領導地位。這種聯盟維持了半導體產業長達 30 年的相對和平,直到近年中國的崛起才再次打破了平衡。
另一方面,韓國半導體業的崛起,如同其經濟發展,充滿奇蹟,是國家政策、私人企業家精神和國際政治等多重幸運因素同時具備的結果。韓國企業採用了傳統的 IDM(垂直整合製造商)模式,是如今世界上少數倖存的垂直整合製造商,原因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財閥經營特別適合發展 DRAM。透過積極投資和國家支持,韓國取代日本,成為 DRAM 市場的霸主,並在 2023 年攻占全球 DRAM 市場約 70% 的市占率。
但你就會好奇,美國雙標嗎?為何不罰南韓?與 1980 年代中期美國對日本半導體的強硬態度不同,美國對韓國 DRAM 製造商的崛起看似相對的「寬容」。一個合理的解釋是,到了 1990 年代後,DRAM 不再被視為美國安全的威脅。
在美國企業從 DRAM 業務撤退並將重心轉向微處理器、微控制器等邏輯元件後,這些產品被認為更具戰略意義,而美國企業一直牢牢控制著這些領域。韓國 DRAM 產品主要用於出口,作為電腦和行動裝置的基本元件,即使韓國財閥積極製造個人電腦和手機,美國也不再擔憂韓國廠商會利用 DRAM 的壟斷地位來獲得電腦或手機市場的競爭優勢。
20 Comments
美国想打随时能打。张忠谋从德州仪器出来,美国当时要管怎么会管不了?它就是要把芯片从日本转移到韩国台湾。只要光刻机捏在手里,代工做再大也飞不出它的手掌心。
全球化已死了!共產國家再度弱化!
會對付台灣
台灣人囂張太久了
什麼放過韓國?
是根本都在教韓國企業半導體產技術
歐美那邊正在醞釀可怕的陰謀,看看最近信用卡公司向遊戲平台施壓下架一堆成人遊戲
當初的日本企業如同 中國的 華為,因為股權壟斷。台灣 台積電 過半股東都是外國人,光美國人占比不知多少,台積電只是9成以上台灣勞工在台註冊的外國公司(早先年台灣政府為最大股份,賣到只剩下個位數-阿輝伯時代。
三國演義一直玩
中國還勾不到邊
現在在對負台灣了😂
亂解讀,美國確實覺得日本賺太多,搞了一些手段想讓他們從美國賺少一些,後來日本政府政策錯誤導致房市崩潰,而日本掌握IDM半導體企業有投資房地產市場被拖下水,導致後續好幾年不敢增加研發支出,這才導致被台灣韓國超越
日本韩国台湾都是美国殖民地😂所以,可以为所欲为!😅中国一直是美国的对手,用以前的方法没有用,看看关税就知道了😮
还有法国的阿尔斯通被美国抢走
韓國半導體? 是台積某核心員工拿著機密入籍韓國的那個韓國嗎?
美國人好吃懶惰,全球化是必然
中華民國政府,臺獨李,所謂民主,都是陰謀詭計!臺獨更是為了製造戰爭。現在才知道只有被抹黑的兩蔣才是真正為臺灣好真正做了對臺灣人有利益的事,真正是好領導人。
祖墳國半導體不是很重要,只是祖墳國競爭都是用低價傾銷策略打垮同業,所以不得不敲打限制設備、原料、技術。
台奸迎来共匪一切空
VIA & intel cpu
看來你也不太懂